海南儋州最低调名胜古迹白马井和它背后的伏波将军庙

  • 韶华依然
  • 2023-03-13
  •   
  • 喝水不忘打井人,在这里人们爱戴伏波、崇拜伏波、信奉伏波,每逢年节或日常出海都要前来祭拜。千百年来开疆扩土的伏波大将军一直流传在这片土地上,成为儋州乃至海南文化生活和精神寄托的一部分。


     

    儋州作为海南第三大城市,是海南省最有历史的城市,自建制至今有2000年历史。之前也曾去过著名的千年古盐田、东坡书院、中和古镇等。

    这次来儋州没有去看东坡先生,而是造访了东坡先生也未能定夺其一的伏波将军和他的白马井。

    作为儋州八景之一的白马井古迹位于海南省儋州市G98环岛高速西线北侧,洋浦大桥南侧,毗邻白马井中心渔港南的马口村。

    这是一个感觉不算小的渔村,这里民风淳朴,待人热情,有信仰懂感恩。至今保留着千年不枯的白马井,流传着白马井与伏波将军的故事,人们信奉伏波将军为神灵…

    相传,汉建武十八年,伏波将军马援部属在浪泊山上与反叛军作战,大胜,叛军余党四处逃窜,部分渡海深入儋耳郡内,企图联合黎民,再次谋反。伏波将军乘胜追击,进发琼岛。一天,伏波将军率师至儋耳郡西部储英里一带沿海,只见白沙千里,烈日暴晒,兵马饥渴难耐。为难之际,前面有几棵龙须草,只见伏波将军的座骑大白马,长啸一声,腾空而去,用前蹄踹出一棵没膝高的龙须草,顿时清泉喷溢,长流不止,官兵痛饮清泉,解除饥渴之虑。

    后人就在此地挖井,旁边还设有供台香炉。因井距海四十五步,其味清甘,千年不枯,沿用至今。乡人为纪念这位汉代大英雄建伏波庙设伏波井,取名为"白马井",又称"白马涌泉"。

    导航来到与著名的海花岛同一辖区内的白马井镇,下车第一眼看到白马井时让我有些疑惑,这是名胜古迹景区吗,一堵圆形的院墙上插着彩色番旗,门口一个供台和香炉,不断有人烧香上供,走进去一口方形古井和一匹近年雕塑的白马。

    我围着古井转了一圈又一圈,拍了又拍,水清的可以照见自己。仔细看了看门两侧的对联:“堪笑云台书大将;何如白马涌甘泉。”横批是“白马涌泉”四个大字。又围着矮墙转了一圈,证实这里就是白马井景区。这么低调的名胜古迹,感觉就是路边的一口饮水井。

    在我失望的准备上车时,一位村民走过来热情的指点着对面的巷子说着什么,我一句也没听懂,感觉像是在推销,我好奇又忐忑的走向白马井斜对着的小巷,路遇烤火的老人,语言不通微笑是最好的表达。

    都说在海南儋州人是最有信仰的,这话一点不假,刚刚在白马井前有人烧香祭拜可以理解,现在又见有人祭拜大榕树,据说这是一棵千年古树可以祈福。

    绕过古榕树只见一个不起眼的小门,写着伏波古庙,我豁然开朗原来年轻人推销的是伏波将军,庙门不大里边可是热闹,三间庙堂,一个破旧的八角亭子下安置着一个供台,供台上鸡鸭鱼肉各种美食琳琅满目,香炉里的香火兴旺不断。

    乡民们用自己方式祭拜,不论男女老幼都带着贡品前来祭拜。虽然不懂他们的所作所为,但是可以看出他们是虔诚的。他们的信仰让灵魂有所寄托,让生活更有仪式感。

    千百年来人们认为伏波将军是保佑平安有求必应的神灵,不论老幼都来祭拜祈福,祭拜祈福成为过年的一种仪式和习俗,他们深信伏波大将军就是施恩祈福的神。

    那么伏波将军到底是人还是神,我有些不解,后来查资料得知,关于伏波将军,其实是一个封号,意为降服波涛。历史上有多位获此封号的将军,最有名的就是马援和路博德,那么这里的乡民祭拜的又是谁。

    史料记载郭沫若曾于1961年和1962年两次来儋州游览名胜考察白马井,他在《白马井港》诗序中表示,“白马蹴地得泉,因名‘白马井’”,是望文生训之说,“实则白马,即是伏波,古无轻唇音,伏读如白,波马音亦似”。

    郭沫若又叹言:“唯不知系路伏波(路博德)抑马伏波耳(马援)。东坡先生于九百余年前,已难‘定于一’,今则更难定矣。”

    苏东先生在《伏波调记》云:"汉有两伏波,皆在功德于岭南之民。前伏波,邳高路侯也。后伏波,新息马侯也。……古今所传,莫能定于一"。

    所以苏东坡考证时,马援和路博德都来过儋耳(儋州),他也不能判定来儋州的是哪一位伏波将军。

    如今,在海南留下众多与伏波将军有关的遗址和故事,两位伏波将军的祠庙也很多,有祭祀其中之一的,也有两位合祭的。

    喝水不忘打井人,在这里人们爱戴伏波、崇拜伏波、信奉伏波,每逢年节或日常出海都要前来祭拜。千百年来开疆扩土的伏波大将军一直流传在这片土地上,成为儋州乃至海南文化生活和精神寄托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