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遗产地为什么会有东台?因为这里是“鸟类国际机场”!

  • 行客旅游网
  • 2019-11-22
  •   
  • 11月19-21号,旅游记者联盟走进东台,进行了为期三天的东台媒体行,旨在通过媒体和专家独具发展意识的眼光,通过行业团队的实地考察与多平台传播推介,为东台提供足以唱响全国点亮世界的动力。相信东台的明天会更好!


    来源:旅游记者联盟

    撰文:CTJA特约撰稿人 陈启明

        东台湿地,正以其自然之美、素净之美“走出深闺”,吸引无数游人前来探秘。

        因为东台美,美在生态,美丽东台处处可以“深呼吸”。

    ▲ 摄影:CTJA 无须豆蔻

         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功能。

        湿地覆盖地球表面仅有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因此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它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

        湿地往往以滩涂的形式存在。有资料表明,在过去的50年中,全球2/3的滩涂已经消失。令人欣喜的是,黄海滩涂是世界上最大的滩涂。

    ▲ 摄影:CTJA 苑大治

        东台,是一座依海而生、因海而兴的生态绿城,也是黄海湿地的核心区。包含盐城市条子泥市级湿地公园、东台市条子泥湿地保护小区在内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目前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摄影:CTJA 徐树春

        据称,目前在东台沿海停歇、繁殖和越冬的鸟类有20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6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44种。

        它们是世界上最熟悉地球的群体。

        很多地方,它们遥遥望一眼便离开,只有那些特定的土地,它们才愿意停留。

    ▲ 摄影:CTJA 方志强 

    它们知道世界的秘密,知道哪一片土地最神奇:原生态的滩涂、湿地、森林给鸟类提供了足够多样化的食物,淳朴的民风与民众对生态的尊重,给候鸟的安全带来了完善的保障,这里就是东台!

    ▲ 摄影:CTJA 方志强 

    如今在这里,绿树、森林,万鸟齐鸣,翔击大海;蓝天、碧水,生物栖居,如诗如画。

    东台85公里海岸线上,风清气朗,清新自然。

    ▲ 摄影:CTJA 无须豆蔻

        清晨,站在东台沿海,观海上东方日出,你会感到你是这世界上最早沐浴阳光的人,那是一种非常美妙的享受:晨雾弥漫,海天相接,直到一缕橙色的亮色,刺破浓雾,你方才分辨出哪儿是天边,哪儿是海的尽头。

         橙色的亮光正在一点点扩散,渐渐变金黄,变火红,继而染遍天空,红日终于从海面上喷薄而出。

    ▲ 摄影·:CTJA 苑大治

        渐渐地,或映照海面上粼粼的波光,或装扮港汊中夜泊的渔舟,或勾画远岸的村落和丛林,或倾洒融化在单调而清冷的沙滩上......

        晨曦初露,鸟儿展开热情的羽翼,拥抱着海面上升起的霞光。

    ▲ 摄影:CTJA 方志强

        秋日里,条子泥的盐蒿滩一片火红,铺天盖地,从空中俯视犹如一幅魅力四射的旖旎画卷。

        站在条子泥的大堤上,思绪万千,听东台沿海湿地旅游度假经济区工作人员讲述东台沿海滩涂湿地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仿佛又把我带回到了昔日的沿海滩涂湿地上……

    ▲ 摄影:CTJA 多布

    作为特派考察员,笔者跟随旅游记者联盟东台媒体行来到东台沿海区。

    在这良辰美景的背后,是东台人的前瞻的眼光,保持定力推进绿色转型,持之以恒优化生态环境的结果。

    ▲ 摄影:CTJA 多布

         他们对影响生态环境的企业,不断加大治理力度,“全城零化工”取得决胜性成果。东台加大湿地修复资金投入力度,先后投入资金1.1亿元,将自然遗产提名地核心区的1.7万亩养殖区域退渔还湿。围绕推动森林、海洋、湿地三大生态系统一体化发展,精心组织实施“一片林”战略工程,今年新增成片林两万多亩。

        目前,东台市共有湿地总面积23.1万公顷,“黄海明珠”名不虚传。

     ▲ 摄影:CTJA 苑大治

     

    编辑 桐亚XK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