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把中世纪的城堡搬到了岭南乡野?开平碉楼的前世今生

  • 走遍中国56民族
  • 2020-09-13
  •   
  • 当那些高大坚固的碉楼从村落间升起的时候,时间和空间模糊了界限,是谁把中世纪的城堡搬到了岭南乡野?


    随着公路两旁一片片零落的碉堡式建筑闯入眼帘,车子驶入了“世界碉楼文化王国”——广东省开平市境内。成片开阔的绿色稻田、弯弯曲曲的小河、密实挺拔的竹林、盛开的各色鲜花……当那些高大坚固的碉楼从村落间升起的时候,时间和空间模糊了界限,是谁把中世纪的城堡搬到了岭南乡野?

    是谁把中世纪的城堡搬到了岭南乡野?开平碉楼的前世今生

     

    是谁把中世纪的城堡搬到了岭南乡野?开平碉楼的前世今生

     

    开平市位于广东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部,与新会、台山、恩平、鹤山四县并称“五邑”。在整个五邑侨乡,碉楼在鼎盛时期数量高达3000多座,是全国目前保留碉楼最多的地区。而开平又是五邑侨乡碉楼分布的中心区,经开平市人民政府的普查,登记在册的有1833座。在汉语里,碉,指军事上用作防守的坚固建筑物。楼,指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房屋。“碉楼”一词,就是把楼的建筑形体与碉的防御功能相结合而成的。早在2000多年以前,中国就出现了叫“角楼”或“望楼”的高层建筑。碉楼的出现,就是受到古代“角楼”和“望楼”的启发。与其他省份的类似建筑相比较,开平碉楼是华侨文化遗产,凝聚了西方建筑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建筑成就,是中外建筑艺术交融结合的典范。

    是谁把中世纪的城堡搬到了岭南乡野?开平碉楼的前世今生

     

    开平碉楼的兴起,与开平的地理环境和过去的社会治安密切相关。开平地势低洼,河网密布,而过去水利失修,每遇台风暴雨,常有洪涝之忧。加上其所辖之境,原为五县边远交界之地,向来有“四不管”之称,社会秩序较为混乱。因此,清初即有乡民建筑碉楼,作为防涝防匪之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统治更为颓败,开平当地人与客家人之间长达12年之久的“土客械斗”,人人自危。此时,恰遇西方国家在我国沿海地区招募华工去开发金矿和建筑铁路,大批开平人为了生计背井离乡远赴外洋,开平逐步成为一个侨乡。在外国的“外拉力”和国内的“内推力”的作用下,开平总人口68万人,旅居海外的开平籍华侨和港澳同胞却有75万人,分布在世界67个国家和地区。

    是谁把中世纪的城堡搬到了岭南乡野?开平碉楼的前世今生

     

    到了民国,战乱更为频仍,匪患尤为猖獗,而开平因山水交融,水陆交通方便,同时侨眷、归侨生活比较优裕,遂成土匪四处劫掠之地,制造了无数惨案。据粗略统计,1912年至1930年间,开平较大的匪劫事件约有71宗,杀人百余,掳耕牛210余头,掠夺其它财物无数,曾3次攻陷当时的县城苍城,连县长竟也曾被土匪掳去。民国十一年(1922年)12月众匪抢劫赤坎地区开平中学,但这次行踪被鹰村碉楼探照灯照射,四处乡团及时截击,截回校长及学生17人。此事轰动全县,海外华侨闻讯也十分惊喜,觉得碉楼在防范匪患中起了作用,因此,在外节衣缩食,集资汇回家乡建碉楼。后来,一些华侨为了家眷安全,财产不受损失,在回乡建新屋时,也建成各式各样碉楼式的楼宇。开平碉楼就此开始越建越多,越建越成规模。

    是谁把中世纪的城堡搬到了岭南乡野?开平碉楼的前世今生

     

    依山、面水、近田是开平民居的基本特点,被茂竹蕉林包围的碉楼在田野间别具一格。作为一种亦中亦西、亦土亦洋的建筑,开平碉楼被誉为“华侨文化的典范之作”、“令人震撼的建筑艺术长廊”。其建筑风格既有中国传统的硬山顶式、悬山顶式,也有从古希腊到古罗马、欧洲中世纪的拜占庭和哥特式、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革命时期的建筑;从基督教到伊斯兰教;从欧美到亚洲印度次大陆建筑,都可以在开平碉楼中找到它们的影子。走近开平碉楼群,就如走进“建筑艺术的博物馆”。在一些古希腊风格的柱廊、古罗马风格的券拱上,装饰了龙、凤凰、麒麟等吉祥图案,浪漫的欧式彩色玻璃门窗上,有着中式的门神,不同的角落里既有精美的欧式花卉,也有中国民间的喜鹊报喜和春兰秋菊,融合了中西文化的精髓。

    是谁把中世纪的城堡搬到了岭南乡野?开平碉楼的前世今生

     

    碉楼从功能上有居住的居楼,村人共同集资兴建的众楼,还有用于打更放哨的更楼三大类。从建筑材料上又分为,石楼,三合土楼,砖楼,和钢筋混凝土楼四种,尽管它们在用村风格上都各有差异,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它的窗户要比其他民居的小得多。窗户内还装有铁栅栏和窗扇,外部有钢板做的窗门。碉楼的大门,都用厚重的进口钢板做成。一旦关上窗户和大门,碉楼就成了封闭的“保险柜”,即使枪炮也无法穿透。燕子窝,是开平民众对碉楼上的防御性岗亭的称呼,尽管它的造型不尽相同,但目的只有一个:打击土匪,保护自己。燕子窝的四面墙壁和地面上,都开设了各式各样的射击孔。一旦土匪来临,碉楼里的人就可以居高临下,运用燕子窝不同朝向的射击孔所形成的交叉火力,攻击前来抢掠的匪徒。

    是谁把中世纪的城堡搬到了岭南乡野?开平碉楼的前世今生

     

    开平碉楼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当属自力村。自力村有9座碉楼6座庐(即西式别墅),分别是龙胜楼、养闲别墅、球安居庐、居安楼、耀光别墅、云幻楼、竹林楼、振安楼、铭石楼、安庐、逸农楼、叶生居庐、官生居庐、谰生居庐、湛庐。最早的龙胜楼建于民国八年(1919年),最晚的湛庐建于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其中,最精美的是高5层的铭石楼。1953年的一天,方家人全体离开了家乡,分别到了中国香港和美国。离开时门窗封得极为坚固,以至于半个世纪后,碉楼内的物件都还保持着原样:枝形铸铁煤油吊灯,五彩玻璃隔断屏风,西式的美人卧榻,中式的雕花大床……纵使时光流逝,楼主方润文一生的传奇似乎就发生在昨天。自力村是电影《让子弹飞》的外景地,铭石楼是黄四郎(周润发饰)的家,很多重要剧情在这里上演。据说姜文当时一上顶楼就被这里的景观所吸引,当场决定在这里拍摄。

    是谁把中世纪的城堡搬到了岭南乡野?开平碉楼的前世今生

     

    赤坎古镇三门里村的迎龙楼,是开平市现存最早的碉楼。三门里村建于明朝正统年间(1436—1449年),地处潭江下游冲积平原,是一片芦苇丛生、水鸟群集的低洼之地,洪涝不时地威胁着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关氏十七世祖关圣徒夫妇献出家庭积蓄,建起了迎龙楼。选用“迎龙”二字来命名碉楼,是因为这寄托了期望给村民带来平安,好运,幸福之意。据“开平县志”的记载,清光绪九年(1884)年,开平发生大水灾,许多村庄的房屋被洪水淹没,三门里村人幸亏登上迎龙楼而避过劫难。迎龙楼是全村的制高点。楼顶是硬山顶式建筑,风格古朴,造简洁,是开平碉楼最原始的模式。

    是谁把中世纪的城堡搬到了岭南乡野?开平碉楼的前世今生

     

    素有“开平第一楼”之称的“瑞石楼”,座落于蚬冈镇的锦江里村,是开平众多碉楼中原貌保存得最好的一座碉楼。楼主名叫黄璧秀,为了家人的安全,他建造了这座九层高的碉楼。瑞石楼是“开平第一”,不仅仅是高度上第一,外观上也是别的碉楼难以相比的。楼的顶部有3层亭阁,其中以四周用承重墙接托的罗马穹窿顶和以支柱支承的拜占廷穹窿顶造型最为显著。该楼首层至五层楼体每层都有不同的线脚和柱饰,增加了建筑立面的效果。各层的窗裙、窗楣和窗花的造型和构图也各有不同。五层顶部的仿罗马拱券和四角别致的托柱有别于其他碉楼中常见的卷草托脚,循序渐进,向上部自然过渡。六层有爱奥尼克风格的列柱与拱券组成的柱廊。七层是平台,四角建有穹窿顶的角亭,南北两面可见到巴洛克风格的山花图案。八层平台中,有一座西式的塔亭。九层小凉亭的穹窿顶,罗马风格浓重。

    是谁把中世纪的城堡搬到了岭南乡野?开平碉楼的前世今生

     

    开平最精美,最具有代表性的碉楼就是塘口镇塘口墟的方氏灯楼。由宅群、强亚两村的方氏家族于民国九年(1920年)共同集资兴建,原名“古溪楼”,以方氏家族聚居的古宅和原先流经楼旁的小溪命名。该楼属钢筋混凝土结构,第3层以下为值班人员食宿之处,第4层为古希腊神庙的柱廊式,第5层为中世纪欧洲城堡式、教堂塔尖式结构,给人以威严、坚固、神秘之感。楼内配备值班预警的西方早期发电机、探照灯、枪械等,是典型的更楼。方氏灯楼选址极佳,视野开阔,也是附近乡村的景观中心,至今保存完好。

    是谁把中世纪的城堡搬到了岭南乡野?开平碉楼的前世今生

     

    建造一座碉楼需要花费多少钱呢?建瑞石楼用了3万元港币。建于1925年的“天禄楼”,耗资1万2千个银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个银圆约折合今天的人民币40元。那么,建造“天禄楼”的造价,相当于现在的48万元人民币。1923年动工兴建的“雁平楼”花费双毫银3万元。双毫银是清末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东自行铸造、使用的货币。经过换算,3万双毫银相当于现在的24万元人民币。

    是谁把中世纪的城堡搬到了岭南乡野?开平碉楼的前世今生

     

    在碉楼的发展史背后,是美、加对华政策的3个演变。19世纪中期起,美国、加拿大的淘金热潮和修建铁路需要大量劳动力,开平出现了大规模的移民,这些移民主要前往北美洲,成为深受资本家们欢迎的廉价劳动力,也为开平碉楼的兴起创造了前提条件。19世纪末,美、加等国制定了《排华法案》,造成华人华侨与侨眷两地分居。当时的开平社会治安混乱,土匪猖獗,同时由于洪涝灾害频生,当地民众有防匪防洪的特殊要求,因此,大量侨汇汇回开平,促成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以前开平碉楼与村落的兴盛发展。1943年和1947年,美国和加拿大分别废除了排华政策,逐步解除了对华人移民的限制,使大量华人华侨家庭得以在美、加团聚,加上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碉楼由居守兼备的双重功能转变为单一的居住功能,因此,碉楼建设逐步减少,直至停止。

    是谁把中世纪的城堡搬到了岭南乡野?开平碉楼的前世今生

     

    据民国时期的《开平县志》记载,当年,居住在碉楼里的人们,“衣服喜番装”,饮食“重西餐”。华侨回来,西装、领带、西裤,礼帽,穿的是皮鞋,含的是雪茄,喝的是洋酒和咖啡。“婚姻讲自由,跪拜改鞠躬”。而最摩登时髦的还要数碉楼里的女人们,她们出门的时候要涂英国口红,喷洒法国香水,而脚上穿的则是薄薄的丝袜。丝袜,又被称作“玻璃丝袜”。即使在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初,它也是城市女性追求的奢侈品,可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开平,丝袜已经是碉楼女主人的日用品了。碉楼里,当时新潮的生活用具应有尽有。这些用品,无处不打上“舶来品”的痕迹。甚至,当时在开平的赤坎镇就出现了专门教授英语的学校。

    是谁把中世纪的城堡搬到了岭南乡野?开平碉楼的前世今生

     

    岁月如风,时光飞逝。在玻璃幕墙和马赛克征服了几乎所有城市的时代,碉楼,这些历史十字路口的坐标仍然倔强地矗立在岭南的乡野之间,用锈迹斑斑的铁门和伤痕累累的楼壁诉说着历史的过往沧桑,见证着侨乡的变迁。今天,碉楼并没有完全从岭南五邑民众的生活中消褪,她仍然维系着海外乡亲对故乡的牵挂和思念,仍然是侨乡一些人家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他们的精神家园。

    是谁把中世纪的城堡搬到了岭南乡野?开平碉楼的前世今生

     

    是谁把中世纪的城堡搬到了岭南乡野?开平碉楼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