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菰雨生凉”终不敌“闹红一舸”,走出退思园的任兰生,没再回来

  • 博美王子
  • 2020-01-22
  •   
  • 走在同里深邃的小巷中,莫名想起苏轼说的:“也无风雨也无晴”。看透阳光,看透冷雨,万物无相。



    来同里已入冬,今年的秋似乎很漫长,以至于没有了季节的更迭。本以是这个时候的同里是清冷的,但它依然维系着深秋的韵味,忧郁、惆怅,还有一丝淡淡的伤感......

    清晨的同里,活脱脱的一帧宁静、淡雅地江南水墨画,朝霞渲染着的楼、阁、亭、台。古镇似乎还没完全苏醒,四通八达的水系是它的血脉,那一抹红霞,让其有了温度,暖意融融,这样的同里,自然故事满满。站立在桥头,放眼这诗情画意的同里,慰藉着我这漂泊客的心,不用凝视,只需一瞥,尘世因缘尘世尽......

     

    同里与苏州很近,不到二十公里。小镇的大门有一牌坊,上书:古镇同里。虽然它不是唯一进入古镇的通道,但它是具有特定意义的正门,千百来年,小镇里的人想走出去,施展自己的抱负;而镇外的人又总是想走进来,享受它的清幽和温馨。这座牌坊或许是喧嚣与宁静的分界线,是人心底里的欲望与淡泊起始点。

    小桥流水人家,木船灯影浆声,白墙黛瓦,香樟古树,石板小路.....这是我走进同里的第一印象。 同里,古时很富,旧称“富土”。因其名太奢,后人,将旧名”富土“两字相叠,上去点,再将该字一分为二,上半截为“同”,下半截“田”与“土”相加,变为同里,自宋代一直沿用至今。地名体现了同里人的谦虚低调,因为它的别样、另类、隐藏起自己的所指,让人不知所云,更加引发世人来此一窥究竟。

     

    从石牌坊的正门进入古镇后,越过河上的三元石桥,前行二百多米就到了古镇的中心广场,那儿有一古朴的戏楼,是同里最热闹的地方。广场右手边不远处有一座深宅大院,那是退思园。来时,朋友就极力推荐,或许我是生在徽州,见惯了府邸宅院,对此的兴趣并不很大,只是觉得园名蛮有意境。

    随众人鱼贯而入,边拍边听导游的讲解。大体听到:此园主为清朝重臣,革职回乡后,反思补过,也为避其祸,取《左传》中“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建造了退思园。但园主名:任兰生,字畹香,号南云,我却记得很清楚,或因此名偏女性化,有诗意的缘故吧。

     

    退思园,占地面积仅有9亩8分,一改以往园林都是纵向的结构,变为横向建造,由四组不同风格的建筑群组成,自西向东,分厅堂、内宅、中庭、花园;不讲究园林的气势与气魄,以诗文造园,追求园林的神韵与诗意,布局力求精致与玲珑,品味其清淡与素朴。

    参观完了厅堂、中庭,我并没感觉到特别之处。内宅建设成封闭内向的“回”字形结构,四面房屋环抱天井,雨水涌汇其间,暗喻财不外漏。这样的格局在徽派的宅院中也是常见。只是天井两侧石库门,引起了我的好奇,是用双层清水方砖复加木头以米汁砌成,防火、防盗、防窥测之目、防叵测之人。噢,原来现代防盗门的鼻主在这里。

     

    到此,我以为退思园不过如此,只是个传说。漫不经心地迈入后花园时,赫然让我眼前一亮,赶忙追上导游询问:有没有一高点,让我能观其全貌?导游指点我退回至内宅,沿右手边上二楼,有一揽胜阁,那里是观看全园的最佳点。急忙奔之上楼,“咔嚓”一声先定格一张,生怕这美景跑了.....它真得惊艳了我!
     

    在仅为四亩四分之地,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紧凑的布局,一气呵成,有序幕,有高潮,跌宕起伏,象一曲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乐章。

    园内的建筑皆是环水而建,紧贴水面,如出水上。从月洞门进入园中,沿着回廊,由北再向东,便到了退思草堂。堂前是建在水面之上的宽阔的平台,站在平台上环顾莲池四周,香水榭、九曲回廊、闹红一舸、辛台、菰雨生凉轩、琴房、眠云亭、假山、莲池、古树花草等景致皆入眼帘,浓淡相宜,高低错落,幽雅别致,恬澹静谧,真是赏心悦目。遥想当年的园主任兰生,在风清月明之夜,闲坐于台上,品茗浅酌,听琴赏月,好不悠闲惬意。

     

    升起小飞机,俯瞰全景。退思园,小巧精致,清淡雅宜,亭台掩映,趣味横生,堪称江南古典园林的经典之作。1986年,美国纽约的斯坦顿岛植物园中,就以退思园为蓝本,建造了一座面积三千八百五十平方英尺的江南庭园,取名“退思庄”。2001年,退思园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任兰生不可能想到他的‘退思补过’之地,会在百年之后,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了世界的遗产。任兰生的生平引发了我浓厚的兴趣,缠着导游让她给我讲讲......出生于书香门第的任兰生,在清朝曾官至凤颍六泗兵备道,治理大半个安徽,政绩斐然。仿制江南水车教民戽水以灌溉田园,倡捐募银十万余两赈济十几万流入安徽的河南灾民。后遭同僚弹劾非议,免职,还乡。

     

    回来之后,他“将祖传及自置的粮田一千零八十亩五分八厘六毫捐作义田,还以四亩四分六厘地基建庄屋家祠一所,共值银一万零二百六十八雨七钱四分四厘,用来完成父亲任西生前未尽的恤助孤老,不吝兴学,造福桑梓的义善之举”。(袁中丕,《退思园三代善举》),仅仅给自己留下十亩左右的余地,建退思园。

    任兰生之所以造园,一方面是处理祖上留下的田产,用以慈善;一方面是留下一块地来用以排遣失意。但本人究竟是‘思退’呢,还是在‘思进’?园内他钟情的“闹红一舸”和“菰雨生凉”两个景观,也许是他当时心境的表达。

     

    “菰雨生凉”是园内临水小轩,位于水池东南。轩面水开四扇长窗,轩内隔屏正中置大镜一面,镜前设一小榻,夏日卧于榻上,背后的镜里反映出池中一片莲荷,仿佛置身于荷花丛中。轩内有当年朝中大臣彭玉麟劝诫园主的楹联:种竹养鱼安乐法,读书织布吉祥声。在这样的意境中退思、养心,岂不逍遥。

    “闹红一舸”为一船舫形建筑,湖石托舸,碧水半浸;水流穿石,潺声贯耳。因波荡而似舸行,因红鱼穿游而显舟动,故为“闹红”。船头一簇簇红鱼游动,船旁的太湖石恰似云朵,仿佛这石舸,正载着任兰生,凌云进取,乘风破浪......

    “闹红一舸”为一船舫形建筑,湖石托舸,碧水半浸;水流穿石,潺声贯耳。因波荡而似舸行,因红鱼穿游而显舟动,故为“闹红”。船头一簇簇红鱼游动,船旁的太湖石恰似云朵,仿佛这石舸,正载着任兰生,凌云进取,乘风破浪......

     

    任兰生是一个有抱负、有作为的人,也确实为民做了不少实事,《清史列传》中留有了任兰生的一席之地。但听完导游的介绍,我的心中还是有一种伤感,任兰生走了,却留下了具有他品味的退思园,似乎他的气韵仍弥散在庭院的个个角落.....“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走在同里深邃的小巷中,莫名想起苏轼说的:“也无风雨也无晴”。看透阳光,看透冷雨,万物无相。这样的境界,像我这样的凡夫俗子是无法彼及的。人生在世,有时不妨且退且隐,退而思是进取,看似无能,实是大度,看似懦弱,实是留有余地,能屈能伸。既要有勇往直前之力,也要有勇于谦退反省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