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马山: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成支柱产业

  • 行客旅游网
  • 2021-01-17
  •   
  •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日渐成为了马山县提升农业品质、美化乡村、助农增收和推动特色旅游业发展的支柱产业。


          马山县隶属广西南宁市,地处桂中腹地,大明山北麓和红水河中段南岸,县城距广西首府南宁市96公里,西南出海大通道兰海高速公路、来马和马平高速公路横贯境内,全县境内共有4个高速路出口,贵南高铁马山县客运站2022年将建成运营。马山县是“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广西特色旅游名县”“中国黑山羊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会鼓之乡”、“中国长寿之乡”、“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县总面积2345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总人口56万人,有壮、汉、瑶等9个民族,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

        近年来,马山县始终把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破解农业产业化发展、脱贫致富、助农增收的重要引擎加以推进,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充分利用有利资源,打造了乔老河休闲农业示范区、乔老河半岛、攀岩特色体育小镇等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品品牌,开展贫困村发展乡村旅游集中行动,大力推进星级乡村旅游区创建工作、农家乐创建工作,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将绿水青山变为了金山银山。目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日渐成为了马山县提升农业品质、美化乡村、助农增收和推动特色旅游业发展的支柱产业。

        全县建成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143个,建成果蔬、桑蚕、中草药、肉牛、生猪、黑山羊、里当土鸡、乡村旅游等有规模上水平的农产品基地258个,形成“乡乡建有农业示范园”“村村建有休闲农业点”的格局。全县拥有国家4A景区3家,分别是世界十大名洞之一的金伦洞旅游景区、广西最靓丽的峡谷景区之一——水锦• 顺庄旅游景区、中国石漠化治理的典范(天然氧吧)——中国弄拉生态旅游区;拥有国家3A级旅游景区4家,分别是“水车之乡”小都百、三甲攀岩小镇、“千年古刹”灵阳寺以及古寨瑶族乡古朗金银花公园;广西4星级乡村旅游区1家,广西3星级乡村旅游区4家,广西4星级农家乐5家。三甲屯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乔老河片区休闲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全长约25km,游览线路为:小都百乡村旅游区——三甲攀岩小镇——灵阳寺——弄拉景区——古朗瑶乡金银花公园),成为国家体育总局、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发布“2020年国庆黄金周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中广西唯一上榜的一条线路。2019年,全县全年共接待游客603.82万人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总消费44.42亿元。

    科学谋划布局,坚持规划先行

         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出整体布局和规划工作,把休闲农业的发展与美丽乡村、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精准扶贫融为一体,与农业发展、城镇发展、新农村建设等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及时出台《马山县加快推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实施意见》,并精心组织编制了《广西马山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17-2025年)》,统筹规划休闲农业和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做到布局合理、功能清晰、联动发展。

     推进产业集聚,实现融合发展 

        围绕培育农业主导产业,依托“山水”、“果蔬”、“美食”等特色资源,创新休闲农业发展新模式,加强农业与体育、文化、生态、旅游、科技、革命传统教育等产业的融合,不断丰富产业内涵和发展类型,强化区域化、特色化创建,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提升发展层次和水平。为了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马山县通过“休闲农业+体育+旅游”的特色发展模式,深入实施乔老河片区建设,主要依托乔老河片区现有的产业基础,构建“一带两核三区”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空间结构。自马山县乔老河片区开发建设以来,沿线的7个贫困村均实现了整村脱贫。其中核心区古零镇2019年居民人均收入增长8.55%。此外,片区发展带动全县旅游业增长明显,2019年,乔老河片区接待游客和旅游消费占全县总数高达到82.22%。

    挖掘农业功能,推动产业升级

         依托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发展参观游览、采摘体验、科普教育、成果展示等项目,增加农业创意元素,拓展农业功能,延伸农业产业链。加强吃、住、行、游、购、娱和农事操作等各个环节的建设和整合,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和农业服务业,加强产业间的联合,优化农业农村产业结构,我县休闲农业正在从原始的初级发展阶段向产业提升阶段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接待能力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坚持因地制宜,优化发展结构

        一是区域结构鲜明化:在东部地区形成了以乔老河片区为中心,以休闲、体验、度假为主题的休闲农业产业集聚区;在中部地区形成了以姑娘江畔、红水河边乡村旅游为中心,以传统文化为底蕴,以现代农业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产业区。在西部地区形成了以永州革命红色旅游为核心,以革命传统教育、美食品尝为主题的红色旅游开发区。

        二是发展模式多样化:以开发森林旅游为主的中国弄拉森林旅游区;以现代农业园区休闲采摘为主的华星柑橘示范区;以民族风情观光体验农业为主的乔利“思恩歌圩”和盛世火龙果农业休闲区。

         三是载体结构特色化:依据特有马山黑山羊、马山旱藕粉、马山里当鸡、马山金银花、周鹿香牛、拜龙滩红水河鱼、永州米酒等美食资源优势,以打造“星级品味、农家风味、田园农味、乡间野味”的特色美食理念,统筹发展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农园和民俗村等载体类型,实现了“一镇一品、一村一韵、一屯一景、一处一情,点状布局、错位发展、特色彰显”的休闲农业发展格局。

         四是投资主体多元化:有政府财政投资,主要是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如乔老河休闲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投资,主要是休闲农庄、观光采摘园、农产品加工园等,如华锐柑橘加工示范园;村集体、专业合作社和农民广泛参与投资的休闲旅(餐)馆、农(渔)家乐等,如古零四季花果农庄、里民新景农家乐。

    注重宣传推介,提升产业竞争力

        不断创新休闲农业宣传推介方式,积极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发展氛围,通过在活动载体上搞创意、想点子,营销过程中注重媒体传播与主题活动虚实结合,相辅相成,相生相长,全面扩大休闲农业的辐射效应。

        2019年8月,由中共马山县委员会、马山县人民政府主办的“诗在壮乡 何必远方”——广西人游马山旅游推介会在中国-东盟青少年艺术中心举行,以歌舞表演、自驾游行程分享等多样化的形式,向现场观众嘉宾推介马山民俗文化和特色旅游产业,宣传马山文化旅游资源,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使更多贫困群众在为游客服务中实现脱贫增收。

    强化设施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整合涉农资金,结合人居环境建设,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重点在农业新品种引进、现代种养技术示范、设施农业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等方面整合相关投资,加大建设力度。指导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有计划地完善网络、餐饮、住宿、停车场、公共卫生间等基础设施,提高配套能力。对休闲农业从业人员开展农业技术知识、接待礼仪、旅客服务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引导休闲农业经营管理者更新发展观念,提升服务功能,提高管理水平,实现文明、诚信、优质服务。

     

    为推动我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加快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依据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历史文化和市场需求,创新发展形式,丰富产业类型,促进休闲农业多样化、个性化、规模化发展。着力打造一批美丽田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支持经营主体协作联合,打造精品线路、特色产业带和优势产业群,推动休闲农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信息互通、利益互惠和产业集聚。

        (二)注重休闲农业资源的整体开发,强化农业产品、农事景观、环保包装、乡土文化和休闲农业经营场所的创意设计,打造一批集农耕体验、田园观光、教育展示、文化传承于一体的休闲农业园。鼓励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闲产品,推进农业与体育、旅游、文化、科技、教育融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三)鼓励利用荒山、荒坡、荒滩、废弃矿山等发展休闲农业,充分利用山水、生态、人文、民族风情等优势,提升休闲农业内涵。依靠绿水青山,打造生态高地,实现休闲农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四)增强部门合作,发挥各自优势,通过休闲农业的发展,致富农民、服务市民,繁荣文化,实现共赢发展。坚持有序规划,把农事节庆、精品线路、休闲园区建设、特色农产品营销等活动有机整合,形成组合效应,推进联动发展。

         (五)建立健全休闲农业信息发布与交流平台,创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营销方式;充分发挥互联网、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作用,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宣传推介;依托农业博览会、农产品展示展销会、旅游投资洽谈会等大型会展,举办休闲农业发展论坛或休闲农业专场推介会等活动,扩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编辑 桐亚XK1003